“我愿意参加社区的公益服务,特别是为老人服务……”昨天上午,来自中南社区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小林,向蠡湖街道相关部门提交了她的义工报名表,决定参加公益服务,回报社会对她的关心和帮助。
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服务,是今年蠡湖街道“金秋助学季”的一项创新。街道副主任周蓓蓓介绍,为了摆脱过去单向赠予—接受的助学模式,今年该街道推出了“互动式”助学,即在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同时,倡导受助者加入义工组织,用公益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资助。“这种助学模式不仅可以弘扬爱心互助的正能量,还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打破‘接受施舍’的自卑心理。”周蓓蓓说,街道民政部门的倡议,得到受助学生的热烈响应,辖区119名受助学生中,已有49人报名参加义工组织,“我们不但要助学,还要助心、助行,这些学生参加义工活动后会领到一张爱心存折,每次公益服务都会记录为‘爱心积分’,累积一定量可以到街道乐V驿站换购东西,这种鼓励,相信有助于形成良性互动。”
困难家庭学生通过公益劳动,收获的不仅是自尊,还有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在日前举行的“蠡湖街道公益集市”上,这些刚刚加入义工队伍的学生成了现场最忙碌的人,即将升入大三的小陈一边忙着引导观众入座,一边告诉记者,自从父亲因病去世后,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急剧恶化,每年寒暑假,他都要打工贴补家用。街道发放的助学金,大大减轻了他和母亲的经济压力。所以,他决定利用假期,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另一名中专学生小周,则报名担任了蠡湖街道社区流动图书室——博客屋的义务维护者,不定期地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用自己的劳动回报社会,让我们接受资助时心里更加舒坦。”(挥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