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门庭冷落”的功能室热闹起来
“社区活动中心功能齐全、但人气不旺”是许多社区面临的共同难题。“花几十万建成的阅览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绿色网吧等设施,一直闲置着,没什么人气,只有棋牌室受欢迎,这太浪费了!”中南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综合活动中心面积达2300平方米,共设置了15个功能室,开放两年来,大部分功能室都是“门庭冷落”,虽然社区也组织了多次宣传、策划了多次活动,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在社区人力、物力都比较匮乏的今天,其实,对于社区来说,多开放一个功能室,也就意味着多增加了一份压力。”该负责人坦言,在居民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仅靠社区一方力量来满足居民需求,有些力不从心。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却创意十足,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但受制于体制、经费等因素约束,社会效应发挥不够畅通。
如何让“门庭冷落”的功能室热闹起来?如何有效发挥公益组织的创意与活力?蠡湖街道“瞄准”了“合作共赢”——中南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项目以政府购买的形式,由第三方公益组织承办,实行项目化运作。“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引进第三方力量参与社区管理,以创意精彩、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吸引居民参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蠡湖街道民政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服务“私人定制” 活动“循环放送”。
根据协议,1年内,九色公益将为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文体活动;汇集和培育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组织和文体活动组织;为社区幼儿提供普惠性早教服务。同时,作为街道“乐V驿站”总部,拓展慈善捐赠物资的接收、整理、加工、发放、变现等功能。据悉,全年的活动频次达到1318次,将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且管理标准、服务范围标准全部亮化,其工作绩效由社区全程监督。
在充分动员和汇聚各类社会资源进驻活动中心功能室,开展丰富服务活动的同时,九色公益还将配合街道、社区挖掘并培养一批本土社区社会组织和义工队伍。“引进的不如本土的,社区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更接地气,也更受居民欢迎。”九色公益负责人介绍,目前,活动中心三分之一的功能室已经有义工进驻,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医疗咨询室也即将开展活动,今后,他们还将建立志愿者服务积分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青年志愿者及老年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实现志愿服务日常化、生活化,同时在满足大众化的服务需求外,将根据居民的喜好和要求,“量身定制”活动项目,为居民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简单来说,我们就是搭建起一个桥梁,一头汇集社区居民的需求,另一头发现和培育社会公益组织。”
“第三方运营”模式在蠡湖蔚然成风
其实,引进第三方公益组织管理运营社会项目在蠡湖街道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下转第8版>>>
上接第5版>>>我区首家街道级慈善超市“乐V驿站”也由九色公益服务中心运营,街道以“政府购买”方式顶层设计、运营和监督,九色公益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参与,并突破传统慈善超市单一捐赠模式,增设售卖服务功能、志愿服务站点功能、慈善卖场功能和公益市集功能,并建立了社区日常综合帮扶残疾人工作机制。
“‘第三方公益组织运营’的模式,实现了政府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恢复了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工作人员也得以专注于社区公共事务,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新路径。”该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该模式也是基层公共服务模式的一个创新。现在,社区组织活动,公益组织主动挑大梁;社区扶贫帮困,公益组织积极参与;政府公共服务,公益组织主动承接,它们已然成为蠡湖街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相比于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它们成了和谐社会构建中温暖的第三方力量。”
(本报记者 吴婷君 通讯员 蠡湖)